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以偏概全的供需理論:巢運系列四

       反對巢運的另一個典型方法,就是用很簡單的供需曲線理論告訴你:巢運的所有訴求最後都會讓你受害,所以別傻傻地去支持巢運了。這是想要用大一經濟學解釋諾貝爾獎得主都無法論斷的事,很無知、可笑,不過卻是網路上最當紅的論述方式,也是網路上面最「權威」的論斷方式。
       假如再複雜的經濟現象都可以用簡單的供需曲線說清楚,而且還可以用它來定性地預測市場實際反應,那麼經濟系可能只要唸兩年就可以畢業,也不需要設碩士班和博士班了。

       以基本工資理論為例,供需曲線會告訴你:調漲基本工資,失業人口會增加。但是,卻有七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聯合上書,主張:調漲基本工資會促進經濟成長,使得失業人口基本上沒有明顯變化。
       這個新聞告訴你一個常識:跟一般人印象中的「經濟學教科書這麼說」唱反調,不一定就是錯的。實際上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們對基本工資的看法相當分歧。原因見下面兩張圖說明。

一、供需理論與基本的經濟學模型 
        基本的供需曲線理論通常會告訴你:如果調漲基本工資,讓它高於供需平衡點,將會導致失業人口上升。如下圖。

二、以偏概全的供需理論
        但,這個結論是以偏概全,因為它只掌握住影響就業人數的一部分效應。它至少忽略另一部分的效應:基本工資上漲,會使基層消費增加,可能還會刺激景氣預期(景氣看好),而帶動另一股消費的增加,因而使得經濟成長提升;經濟成長提升,會使老闆聘僱工人的意願上升,願意在較高的基本工資下維持一樣(或更多)的聘僱人數。也就是說,資方需求曲線上升,如下圖。


       大一的經濟學為了說明方便,經常用「假如所有條件不變」來簡化問題,結果就在很多人的心裡烙印下「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的位置不會改變」這種錯誤的僵固印象,也使這一群人運用經濟學解釋社會現況的時候態度極端悍衛現況,老是以為市場的供需平衡點是不可能會被改變的。[後記]
       其實,如果不考慮跨國資本移動的因素,只要制度對資方有利,資方的需求條件就會變得比較苛,而導致需求曲線向下移動;反之,如果制度對勞方有利,勞方的供給條件就會變得比較惜售,而導致供給曲線向上移動
       好的經濟政策是通過各種立法、財政、金融、預期心理等因素的完整配套,去改變供給曲線或需求曲線的位置,從而導引市場去自行調節平衡點位置,如上圖所示。而官商勾結的機制,也是通過各種管道去影響政府立法、財政、金融的措施,從而改變供給曲線或需求曲線的位置,使最後的平衡點位置對特定廠商有利。
       即使要調漲基本工資,也應該是通過完整配套來進行,才會達到最大的效益,最小的傷害。至於配套的巧妙,就恰恰表現出一個人對經濟政策與經濟事務拿捏的專業度。有能力以配套的方式討論經濟議題,才算是夠格的經濟專家;沒能力以配套方式討論經濟議題的,都是半吊子。

       由於供需曲線太簡化,不足以表現出影響經濟事務較完整的因素和機制,所以經濟學界也常模仿控制系統理論,把上述基本工資對就業人數的影響畫成 circular diagram,如下圖,其中最上面的影響路徑transmission channel)就是在描述大一教科書裡的「供需曲線不變時的供需平衡」,下面的影響路徑就是在描述調漲基本工資的其他連帶效應。
         大一的供需理論忽略了第二個影響路徑,因此它的結論是以偏概全。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調漲基本工資時,它同時對就業人口產生至少兩個相反的作用:最上面的影響路徑transmission channel)會導致聘僱人數下降,下面的影響路徑transmission channel)會導致聘僱人數上升,兩者總成後結果是升或降?要看各自影響的大小,必須用實証的計量模型來決定;而且這些實證的模型必須依國情而異。但是過去的實證的研究質與量都嚴重不足,所以才會導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間意見分歧,各有其主張。
       我在英國期間,沒讀過經濟學,光是聽收音機和看電視的政策辯論,就已經有上述的常識。不知道國內各科系的經濟學是怎麼教的,竟然有超多經濟系畢業生沒有上述的基本常識。有些美國大學的碩博士班更不知道是怎麼教的,竟然連台大畢業的留學生都沒有上述常識!真的是超誇張的!

        上圖的模型還只是過份簡化的圖,真正的經濟問題一但畫成 circular diagram,它的影響路徑都非常複雜,遠超過供需曲線理論所能描述。如下圖:
原圖網址
三、經濟系大三開始的經濟學模型
       其實,連上圖的 circular diagram 都只是「最簡單的定性模型」,真正勉強具有一點點專業性的模型,就必須把每一段的影響路徑用數學模型建立在電腦裡,而串成很複雜的計量模型。但是即便是最專業的計量模型都不足以完整掌握影響經濟事務的所有要素,所以連 IMF 的計量模型都要在預估後每季重新調整預測。
       這樣,你就知道用大一的供需理論要論斷現實世界的政策,還說成是「經濟學的鐵律」,那有多麼地荒唐和可笑。至於用大一的供需理論去批評別人「別相信他說的,他說的都違背大一教科書說的」,那就更加可笑而嚴重地欠缺常識了。
       供需曲線只是用來建立最基本的經濟學概念,它只抓到真實市場裡經濟行為的冰山一角,完整的市場機制遠超過供需曲線所能說明的。所以經濟系大三開始會教一些更複雜的經濟模型,然後妳就開始體會到:市場最後的總反應會怎樣,必須建立可靠的模型,經過實證的驗證,然後才可以開始談。 
        所以,別再崇拜那些用供需理論來論斷複雜社會現象的人了!就算你沒知識,也要有點常識!
        可惜的是,劍橋大學和國外好幾個著名的大學經濟系學生們都發起過抗議,要求從大一的教科書開始就必須融入其他派系new classical economics 或芝加哥學派之外的其他經濟學派)的理論。原因就是:他們發現很多經濟系學生在大一只學到最僵硬、簡化的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而深深烙印下「市場是完美的,供需平衡點不可能被改變」這樣的保守概念,等到大三、大四有機會選修其他派系的理論時,觀念已經僵化,學不進新的東西了。

四、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不能分家
       這一系列談下來,任何經濟現象的解釋和預測都牽涉到政治、經濟、社會、法律四者的複雜關係與配套,想要提出有效的經濟政策,更必須要跨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的完整配套。如果只從經濟學角度看問題,很難不是以偏概全。所以我才一直批判兩件事:(1)完全漠視一件事的政治、社會、法律面,硬要單只從經濟學的角度去論斷是非;(2)無知於經濟事務的複雜性,老是用過份簡化的供需法則去論斷事務,還堅稱「這是經濟學的鐵律」。

[
後記

       大一經濟學課本都會有一章討論供需曲線的移動,以及因而導致平衡點的移動,但常隱約假定這些曲線的移動是因為技術進步或收入增長的長期市場變化所造成,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即使提到短期因素,也往往是一語帶過,且偏重市場自行調節的結果(匯率因素或國外生產過剩導致進口成本下降)。所以,學生很少想到政府可以利用制度設計的變革來引導供需曲線的移動。

       此外,一開始談政府干預時,很多課本往往隱約假定市場不會有結構性的變化(譬如,不去考慮調漲工資會導致 GDP 成長與勞動力需求曲線右移),而舉的例子又往往是過去政府的愚蠢作為(最常舉的就是:在不恰當的時機直接干預價格),因此,得到的結論幾乎都是「政府干預沒有好事」。
        個經課本後半部談「市場結構」時會區辨完全競爭市場與獨占市場,以及如何用政府干預去解決外部性問題。張清溪他們的書甚至也談到買方獨占市場下工會的正面作用,但是「尊重市場機制」是基調,勞資議價權的不對等卻罕有著墨(資方可自由地進出市場,自由遷移,勞方在遷移和進出市場的選擇性非常小),而且經常強調台灣的市場比較接近完全競爭市場,對勞資議價權的不對等相對地陳述不足。
       這些因素都很嚴重地在塑造台灣人對經濟議題思考上的保守性格,動不動就用最簡單的供需曲線去捍衛現況,駁斥任何對改革的呼籲與期待,而沒有去思索:(1)既有體制哪裡不合理?可不可能有更好的體制設計讓勞資在議價上更能達到公平、合理(其實就是在改變供需曲線的位置與市場結構)。(2)有沒有其他利大於弊的市場干預法則(目前全球景氣不振很可能是因為 90% 的人所得沒有成長所致,徵稅並使用負稅率進行所得重分配傷害最小,但財富重分配可能會刺激經濟成長,以致最終利大於弊)。

       我絕對相信經濟系有很多教授比我更有能力提出有益於弱勢的提案,問題是當台灣的公共輿論空間充斥極端保守且不正確的經濟議題論述時,為何我聽不到那些該聽到的聲音?這是很耐人尋味的。